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埔里區第36期獎助學金頒發

5月16日下午,埔里地區第36期「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發,雖然下著雨,仍然澆不熄大家參加活動的熱情,幫忙的義工、與會來賓以及同學們,共有82位人員,仍不畏風雨的準時出席。在活動頒獎前,義工和同學們都互相幫忙準備防疫的事前工作。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參加的人都要量過體溫、填寫「健康管理單」、保持社交距離等。

本次共有48位同學獲得獎助學金。下午一點半,同學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報到。報到後的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領取一個由義工們親手縫製準備的手工布口罩,口罩做的相當精緻,也代表了對同學們的關心。

義工引導大家進行禮佛發願,並恭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以及功德迴向。主持人引用聖嚴法師的108自在語「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來勉勵大家,隨後也邀請大家靜下心,靜坐一分鐘,感受呼吸、感受周遭。

法鼓山參學室的義工師兄遠道而來,帶領大家體驗「吃飯禪」。為了防疫期間的衛生,首先細心地為同學以酒精噴灑消毒雙手,協助的師姊則發送給每位同學一把腰果和葡萄乾。體驗開始,請大家先描述手中食物的樣子,每位同學都有不同的觀察,有人說橢圓形、香蕉狀、斑點、皺皺的、油油的等等,接著是要大家仔細聞聞看,有的人聞到酸味、有的人聞到的是葡萄味。

接下來就是進入了最重要的「吃」的部分。先擇一而吃,有的人選擇葡萄乾,有的人選擇腰果,大家品嘗後的味覺都不盡相同,不過共通點是每個人都吃得很快。接下來,請大家放慢速度再吃一次,一口要嚼30次以上,然後再吞下。

詢問同學兩次品嘗之間的差異?有同學發現第一次跟第二次所品嘗出來的口味很不一樣。參學室師兄說及,自己在都市土生土長,直到年過三十才接觸農作,因此知道食物的珍貴與務農的辛苦。期許年輕學子不要在吃飯時滑手機,能夠專心的「吃」,細嚼慢嚥,專注地感受「吃」這件事,「吃」也是一種修行。

常庵法師勉勵同學,外在的環境隨時都在變化,並非我們所能掌控,心態不要起煩惱,而是接受它,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事事如意不見得都是好,處處荊棘,也可以讓人磨練成器。

接下來是獎助學金的頒發,喬立建設張吉雯董事長伉儷長期護持埔里地區獎助學金。張董事長勉勵同學:「我在埔里長大,那時候的埔里非常困苦,沒有工業、沒有市場、沒有資源,也無法順利接受教育。因此現在有了能力,希望能夠幫助家鄉學子,做為中繼站跟補給站,讓同學不會因為資源匱乏而不能前進。」

本期有六位同學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其中兩位考上了研究所。台北科技大學的陳同學代表說出感言,「因為家中變故,所以從國中開始,接受法鼓山的獎助學金。高中和大學有規定要做6-12小時的『學習服務』」,一開始不是很願意接受,但是後來到了外地讀書,才開始珍惜埔里鄉下的自然與蟲鳴鳥叫。現在非常享受每一次回來當義工的時光。」還有,因為成長的環境,讓她學會了獨立,遇到困難後能很快地找到解決的方法。她也想與學弟妹分享「想要做到的事,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

活動最後,大家開心的進行大合照,每位同學也都領法學習禮,表示很喜歡文具和書籍,還有馬上可以享用的點心,在一片歡笑和祝福聲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文/蕭雅慧
圖/埔里地區義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