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彩繪下班後的人生

下班後可以做什麼呢?多數人在一天辛勞後,選擇回家休息或者從事休閒活動,有些人則默默耕耘另一塊福田。加入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慰訪組義工行列已有六、七年的徐加興,就是一例。

家住在三芝的他,配合公司遷址,開啟了每天六點多搭乘交通車前往桃園上班的日子,車程來回三個小時,就這樣通勤了二十五年。這天,下班後回到三芝已是傍晚,簡單用個餐,和其他義工一起帶著物資探望居住在郊區的關懷家庭。一個晚上拜訪兩戶,看看弱勢家庭、獨居的長輩過得好不好,聊聊天,閒話家常就像陪伴老朋友一樣。

為什麼忙了一天,舟車勞頓,還是願意接起慰訪關懷的工作?憑藉著的是對妻子的愛和一股使命感。當初因為同為慰訪組義工的妻子懷孕,需要人手幫忙,從沒接觸過法鼓山的他一口答應,一接就到現在,「她只說要做行政和送送文件」徐加興笑說。

慰訪工作除了送年節物資給關懷戶、文書作業,還有妻子未說出口的辦活動、建立關係、關懷等能力。徐加興從沒有半點經驗,陸續參加基金會開設的慰訪課程,學習各種關懷訪視技巧,一路上邊做邊學習,現在已是三石分會(三芝石門)的慰訪組長。

徐加興觀察:「這邊大部分關懷家庭的主要工作者和孩子都在北海岸一帶餐廳打工,疫情關係,收入減少、工作受到影響。」平日透過電話、通訊軟體關心受助家庭,在端午等年節則會安排下班後或假日親自到家中訪視,另外也舉辦各種活動,例如邀請至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參加歲末關懷。持續且定期的服務,無非希望讓這些身處困境或是受身心病痛折磨的家庭,感受到法鼓山的支持與關懷,看見社會溫暖光明的一面。

一路走來,陪伴許多家庭,徐加興也時時提醒自己,珍惜所擁有的。現在妻子會帶著七歲的兒子一起來幫忙,協助活動主持、做手工。隨順因緣長年通勤、做義工,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不計較得失也為自己與家人種了一畝福田。

文/法鼓山慈善基金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