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分享心理重建經驗 為災區培養心理衛生種子---法鼓山、張老師基金會與四川什邡市政府舉辦三場交流座談

法鼓山救援四川地震第三階段心理重建工程正式啟動,八月十四日起,法鼓山與四川省什邡市政府共同舉辦三場抗震救災「心理重建」交流座談會。首日(八月十四日)由四川省台辦邀請一百多位什邡市各鄉鎮衛生院、什邡市各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心理衛生工作者、社會工作者,與台灣心理諮商專業團體張老師基金會七位專業師資進行交流,分享災難心理衛生觀念以及救災人員的替代性創傷、創傷反應與壓力調適、減壓團體等課程。四川省宗教局副局長王增建、四川省台辦副主任陳斌、什邡市副市長蔣明忠以及法鼓山僧團副住持果品法師等均到場關懷。

由於首日參與交流的對象都是實際從事服務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因此上午規畫「災難心理衛生觀念以及救災人員的替代性創傷」課程,在張老師基金會的翁樹澍博士引導下,以九宮格遊戲揭開序幕,翁樹澍老師請現場的醫護人員在紙上寫下「在這次地震中印象最深刻的事」,許多醫護人員的分享,令人動容:
「一具具鮮活的生命從自己身邊溜走,自己卻無能為力,因為傷員太多了,地震之後的幾天之中陸陸續續的到來,不禁想,人類的力量太渺小了。」
「一個小男孩趴在車窗上要我去幫他扒他的家人,他的眼神我永遠都無法忘記,我的淚在流,一直在流,我告訴他,你趕快找別人幫你扒,我要送車裡的傷員,我手上有六位重傷員啊,怎麼幫你扒呀!」
「望著垮塌教學樓的廢墟中露出的遇難孩子的手,自己卻無法前去營救,很傷感、很痛心。」

在災難中,投身救援的醫護人員經常會伴隨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以及心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張老師講師團的陳臺英老師,為學員安排「創傷反應及壓力調適」課程,陳臺英老師以自身的護理背景分享,救災人員在災難中除了照顧傷者,也要照顧好自己:「為自己做你會為別人做的事。」此外,課程中安排了一段放鬆練習,藉由冥想音樂的引導,所有的學員閉上眼睛,隨著音樂與聲音,進入自己的心靈花園,體驗全然放鬆的感覺。什邡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陳明珠護士回饋,雖然只是短暫的體驗,但是真的感受到放鬆的狀態,受益很多。

下午則進行「減壓團體」簡介,楊國如老師將學員分成五組,進行「畫說災難」,,藉由「繪圖敘說」與「視覺分享」,引導學員抒發自己在危機事件之後的想法與情緒。小團體的安排,讓學員與義務張老師們彼此能夠近距離的互動,老師們更能密切的、適時的瞭解與觀察學員的需求。課程並邀請學員分享自己所畫的圖像內容與背後的意義,每一幅圖像都充滿了災難的反省與對未來重建方向的智慧,現場溫馨感人。

十四日的交流座談會中,四川省宗教局副局長王增建自成都趕到什邡,他特別感謝法鼓山在災後第一時間進入重災區,在秀水、都江堰等地設置醫療站,同時協助學校與衛生院重建,並且邀請專業的心理諮商專業師資,來關懷救災人員與災區居民的心理衛生。什邡市副市長蔣明忠也表示,災難過後,民眾的心理需要撫慰,台灣有九二一地震的經驗,希望這幾場心理重建交流會,能幫助四川的醫護人員、學校教師與災區志工,領悟、感受、學習台灣張老師的經驗,平穩地度過這個階段。

法鼓山僧團副住持果品法師則表示,感恩什邡市給法鼓山機會,能為災區居民盡心力,就如聖嚴師父所說:「救苦救難是菩薩,受苦受難是大菩薩。」感恩這些受苦受難的大菩薩,承擔了所有的苦難,因為他們的犧牲,喚醒了許多人的愛心與慈悲;協助災區重建是法鼓山應該做的,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也希望藉由這樣的心理重建交流,為災區培養心理衛生的種子人員,將所學習到的經驗向外推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民眾。

除了首日與本地醫護人員進行交流之外,法鼓山與張老師基金會也將與學校教師、災區志願工作者進行互動,積極分享台灣的心理重建經驗。


◎文:法鼓山文宣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