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與樂拔苦相約建淨土-第一階段淨土體驗營

由法鼓山慈善基金會主辦的「與樂拔苦相約建淨土」第一階段淨土體驗營,於4月13至14日在紫雲寺展開兩天一夜活動,副秘書長常隨法師、施建昌菩薩、謝云洋、林純如老師指導與分享,共有31位熱心參與慰訪工作的學員參加。

為了讓學員深刻體驗在不同時空、因緣所形成的〈我〉,在課程一開始常隨法師便以溫故知新的方式,讓學員回顧上次課程的影片,複習八式動禪、跑香、立禪、以及觀身受法,並細細體會「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的真意。

緊接著謝云洋老師的〈五感體驗〉,則運用各種小道具,以人為方式限制眼、耳、鼻、舌、身等某一項感官,體驗無法使用此感官時的覺受。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課程活潑生動又極富創意,學員不僅能實際感受失去感官的各種不便,更可體驗到珍惜身體與生命的可貴,深化念頭正與善的解讀、同理心的培養。當面對感官失能的當下能煩惱不起,更能意識小組運作的重要性,進一步使學員瞭解:實際進行慰訪時,需要充分運用五感、團隊合作,才能收集更多的資料。

〈生命故事書〉由林純如老師指導學員描繪自己的生命曲線,並製作成多頁卡片式的生命書,以及進行小組討論、大堂分享。於製作過程,每個人認真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在討論分享,發現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悲欣交集、苦樂參半,大家也逐漸理解覺察自我的關鍵¬¬,就是坦然面對生命的巔峰或低潮。

常隨法師以「人生如畫」說明淨土體驗營的主題〈我在哪裡、淨土就在哪裡〉,過程中學員自畫到共畫,再由共畫到自畫,體會人生的無常,多變的人生是自己無法掌控。法師也以《金剛經》的「即非論理」為例,引述經文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將「性與相」作深入淺出說明,並強調:因緣所生的「人生如畫」,即非「人生如畫」;練習同時擁抱並遺忘勝義諦與世俗諦;經常走出去,站在暗的地方才能看見星星。法師最後提醒:無論生命故事如何曲折,人生如畫是否符合預期,都已經過去,重點在於展望未來。因此大眾一起合掌念誦「慈悲喜捨的祈願文」,作為第一天課程結語及祝福。

隔天一早,全體學員自紫雲寺經行至澄清湖,在沈靜的湖畔平台進行禪坐,並聆聽聖嚴師父「海印三昧」開示,觀想自己心如大海,能容萬物,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宇宙中的塵埃,各種境界都是泡沫或漣漪,終將消失於大海中。禪坐之後,法師與學員在風光秀麗的澄清湖畔作簡單早課並用早齋。

〈情緒臉譜〉與〈行動雕塑劇〉以面部的表情及肢體語言展現情緒及動作,藉由角色扮演並感受心得。緊接著常隨法師以〈夜巡老師.沒關係〉的故事分享溫柔的力量有多大,及被鼓勵的學生自己的「我相變化」,同時也說明了菩薩道所強調的「世出世間法」的核心概念。

施建昌菩薩應邀至課程中分享他與聖嚴師父互動的點滴。從帶領學員一起唱誦觀世音菩薩聖號開始,到祈求觀世音菩薩加持讓演講圓滿,說明法鼓山為何是觀音道場、為什麼我們要學觀音做觀音,更因為慰訪員代表的是法鼓山、代表師父的教法,因而從務實本身、師父教誨、信仰的力量等三個層次逐一訴說與師父的因緣及法鼓山創建的艱辛。更勉勵慰訪員:要相信因緣法,體認因緣之不可思議,慰訪案家時,要以此為道場、是眾生給的福田,最重要的是傾聽,以平等無我的心,誠懇地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求觀世音菩薩加持,便能圓滿每一場慰訪。

《大哉斯鼓》的影片則說明法鼓山正在推動的各項活動的核心理念與方法:只要內心平靜即是淨土,煩惱消歸於自心;以大學院、大關懷、大普化教育為三大主軸,淨土沒有疆域、佛法沒有國界。最後在座談會中,法師及兩位老師一一聆聽學員們的提問,並適時予以回饋,圓滿了兩天一夜的淨土體驗營。

文/李秀蓉
圖/慈善基金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