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慰訪關懷特別培訓課程舉辦完成

八八水災之後,前線的救災已經暫告一段落,而法鼓山的關懷和慰問則會持續下去,為了增進慰訪關懷義工的知識及能力,撫慰災區民眾受創的心靈,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於8月30日及31日假高雄紫雲寺,舉辦八八水災慰訪關懷特別培訓課程,現場共有將近100位志願投入慰訪工作的義工參與。

課程開始前,學員們先靜坐,回想八八水災後的各種因緣,誠如聖嚴師父所說:「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做好我們的工作。接著由常一法師開示,法師說今天上課適逢八八水災各宗教聯合祈福祝禱大會於衛武營舉辦,紫雲寺一樓也有義工正在包便當欲送至會場,而清理家園的工作也是最後一天,大家各盡其職努力工作,因此我們也要齊心做好陪伴工作,陪伴他們安心與安家,使他們振奮起來重建家園。由於陪伴關懷工作需要長期投入,今天的培訓課程可以累積經驗,而菩薩們在與人互動時切莫忘了初發心,工作與家庭都要照顧好,慈悲關懷才能達到真正效果。

培訓課程首先由精神科醫師許家璋醫師主講「災後居民創傷後的壓力反應」。許醫師說明當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越多,越能了解對方身心狀況,慰訪員在進行慰訪時也須考慮地區文化性,不能以團體標準來判定受創與否;再就災難之定義來分析創傷性的壓力反應,而這些反應在創傷後依據災後時間不同均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最後許醫師強調心靈撫慰是屬於長期性的工作,擔任此工作的人應有同理心、不對災民作建議、不對災民講道理、也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如此方能適切的擔當大任。

下午三堂課則由楊蓓老師主講「慰訪關懷的觀念與心態」及「對災後居民的陪伴方法」。楊蓓老師以豐富的教學及經驗指出,最困難的工作即是持之以恆的奉獻,外來的協助都是短暫的,因此需要培養在地人、資源,方能做有效的運用。而法鼓山的義工更能把工作當作修行。慰訪員若能以柔軟心來陪伴災民,自然會升起菩提心,以「安定的力量」來陪伴災民,順著人性走,便會發現得到的比付出的多更多。課程中也安排學員間的分享與討論,楊老師豐富生動的課程內容,讓人意猶未盡。

第一天的課程最後由法鼓山慈善基金會專職對慰訪關懷工作的相關行政事項、角色功能、以及目前設立的安心站做簡單說明,期待學員們未來進駐服務。

8月31日晚上7點,第二天的課程由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曾祈全老師解說「心靈陪伴與紓壓技巧」。課程中穿插影片、小遊戲,皆以培養正面思考為出發點,同時提醒學員「人在遇到挫折時,往往會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在陪伴過程中,應有同理心,切莫多說不適當之言語、不作過多承諾,避免對災民造成二度傷害。曾老師幽默風趣的授課方式贏得在場無數的掌聲與笑聲,學員們受益良多。

課程最後,由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常法法師說起這段救災期間的感動,集合大家的力量,互相體諒、包容,只要當下的因緣已經盡力了就放下。大眾齊聲誦唸聖嚴師父所撰之「菩薩行」,感恩受苦受難的菩薩讓我們生起慈悲心,讓我們得以隨著聖嚴師父的腳步行人間菩提。稍後傳遞至每人手中一盞慈悲心燈,在溫暖的燭火中大眾隨法師發願,並在莊嚴的觀世音菩薩聖號中供至佛前,結束兩天的特別培訓課程。

文/李秀蓉
圖/張三星

TOP